在長周期食矮新星HS 2325+8205中探測到的準周期振蕩

时间:2025-11-02 18:31:57 来源:金雞獨立網 作者:閃亮三姊妹
在長周期食矮新星HS 2325+8205中探測到的準周期振蕩
HS 2325+8205光變曲線。Credit: Sun et al, 2023
(神秘的地球uux.cn)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(by Tomasz Nowakowski , Phys.org):利用美國宇航局的過境係外行星調查衛星(TESS),中國天文學家在HS 2325+8205——一顆長周期食矮新星——的光變曲線中探測到了準周期振蕩(QPOs)。這一發現在2023年1月出版的《皇家天文學會月報》上有詳細介紹。
激變變星(CVs)是由來自正常恒星伴星的白矮星主吸積物質組成的雙星係統。它們的亮度不規則地增加一個很大的係數,然後下降回到靜止狀態。這些雙星已經在許多環境中被發現,例如銀河係的中心,太陽附近,以及疏散星團和球狀星團中。
一些經曆由吸積盤不穩定性引起的2-10量級的周期性爆發的cv被稱為矮新星(DNe)。根據爆發的不同特征,DNe可分為三個主要亞型:Z Cam、SU UMa和U Gem。z凸輪的特點是靜止在一個中間亮度水平,低於爆發最大值,高於靜止狀態。
觀測表明,軌道周期變化存在於大量的cv中。特別地,DNe通常表現出三種類型的快速振蕩:DNe振蕩(DNOs)、長周期DNe振蕩(lp-DNOs)和準周期振蕩(QPOs)。qpo的周期通常比dno和LP-dno長,從數百秒到數千秒不等。
現在,由中國雲南天文台的齊領導的一個天文學家小組報告說,在一個Z Cam型食DN中探測到QPOs,它具有大約0.194天的相對較長的軌道周期,稱為HS 2325+8205。
首先,通過分析TESS數據,研究小組發現HS 2325+8205似乎表現出四種不同類型的爆發;然而,其中兩個可能不是真實的。測得突出期約為13.83天。此外,結果表明在平靜期存在雙峰,這可能是由橢球調製引起的。
此外,天文學家在HS 2325+8205的長爆發中探測到周期約為2,160秒的準周期振蕩。結果表明,這些qpo的振蕩強度與軌道相位有關,因為軌道相位0.5-0.9的qpo強度比軌道相位0.1-0.5的強。
“因此,QPOs的振蕩強度和軌道相位之間的關係可能會成為QPOs起源的研究窗口,”研究人員總結道。
論文作者假設,當HS 2325+8205中來自次級恒星的吸積流與吸積盤的一側碰撞,形成熱點時,這些熱點可能會對QPOs的強度產生影響。然而,需要更多的觀察來證實這一假設。

(责任编辑:杜鵑)